供貨周期 | 現貨 | 規格 | 25kg |
---|---|---|---|
貨號 | 518-82-1 | 主要用途 | 抗菌瀉藥 顆粒 膠囊 |
大黃素抗菌瀉藥原材料
產品名稱: 大黃素
CAS: 518-82-1
標準: 企業標準
天然/合成: 天然
提取來源: 虎杖
級別: 醫藥級
含量: 50%
外觀: 黃色粉狀
目數: 80
包裝: 20KG/紙板桶 可拆分
類別: 植物提取物
行業: 植提
領域: 中藥
下延產品: 大黃蟄蟲丸;大黃通便膠囊;大黃利膽膠囊;大黃地榆膠囊;大黃通便顆粒;大黃素;大黃酸;大黃酚
運用: 抗菌瀉藥 顆粒 膠囊
用法用量: 3~30g,用于瀉下不宜久煎。外用適量,研末調敷患處。
大黃素抗菌瀉藥原材料
大黃為蓼科大黃屬植物掌葉大黃Rheum palmatum L.、唐古特大黃Rheum tanguticum Maxim. ex Balf. 或藥用大黃Rheum officinale Baill. 的干燥根莖。唐古特大黃與掌葉大黃的主要區別為葉片深3裂,呈細長羽片狀。花序分枝緊密,常直立,緊貼于莖上。藥用大黃與以上兩種大黃的主要區別是葉淺裂,淺裂片呈大齒形或寬三角形,花較大,黃白色,花蕾橢圓形果枝開展。大黃屬*約60種,中國約50種。
形態:大黃為多年生高大草本,高2m左右。根莖及根肥厚,黃褐色。莖直立,光滑無毛,中空。基生葉有肉質粗狀的長柄,約與葉片等長,葉片寬卵形或近圓形,徑可達40cm,掌狀半裂,裂片3~5(-7),每1裂片有時再羽裂或具粗齒,基部略呈心臟形;莖生葉較小,具短柄;托葉鞘狀,膜質,密生短柔毛。
生境與分布:生于山地林緣或草坡,野生或栽培。分布于陜西、甘肅東南部、青海、四川西部、云南西北部及西藏東部。
栽培:宜于涼爽濕潤氣候,耐寒,怕高溫多濕;以土層深厚、富含腐殖質的砂質壤土及石灰質壤土種植為好。
采集:9~10月選擇生長3年以上的植株,挖取根莖,切除莖葉、支根、刮去粗皮及頂芽,風干、烘干或切片曬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