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司動態
-
中美科學家發現補充亮氨酸能導致體重減輕
據.《科學時報》報道為了減肥,你是不是對美味食物垂涎欲滴卻不敢張口呢?好消息來了!美國科學家近日通過滅活小鼠的一個關鍵基因,使得它能*攝取食物卻不增長體重。這一研究有望幫助人們在遍嘗美味食物的同時保持苗條的體形,并為治療肥胖和糖尿病提供了希望【詳細】
閱讀:431 發布時間 -
埃及斑蚊(Aedes aegypti)的基因體定序完成
跨國研究團隊日前完成了埃及斑蚊的基因體定序,并將之發表在科學(Science)期刊。這將加速對于埃及斑蚊的各項研究,而將有助于對登革熱(dengue)與黃熱病(yellowfever)等傳染病的防治。埃及斑蚊的基因體約有十三億七千六百萬堿基對,約是已被定序完成的甘【詳細】
閱讀:417 發布時間 -
沉默”基因不再沉默,可能導出心臟病新療法
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研究發現,實驗鼠體內一個原本“沉默”的基因得到表達后,實驗鼠就能自我修復受損的心臟。這一發現有助于尋找心臟病的新療法。研究人員發現,實驗鼠體內有一種名為cYclinA2的基因,它只在實驗鼠處于胎盤的時期表現活躍,而在成年實驗【詳細】
閱讀:210 發布時間 -
人類基因組研究技術原理--建立遺傳圖譜
遺傳圖譜又稱連鎖圖,是指基因或DNA標記在染色體上的相對位置與遺傳距離。遺傳距離通常由基因或DNA片段在染色體交換過程中分離的頻率厘摩(cM)來表示。1厘摩表示每次減數分裂的重組頻率為1%。厘摩值越高表明兩點之間遺傳距離越遠,厘摩值越低表示兩點間遺傳【詳細】
閱讀:889 發布時間 -
生物技術在工業領域的應用
工業是國民經濟的命脈,提起工業,人們往往聯想到噪聲、煙塵和水質的污染等。而酶在工業生產中的應用,使生產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。生物技術在現代工業生產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。生物技術產業與傳統工業相比,一般為低能耗、益、少污染,而且能生產出許多傳統【詳細】
閱讀:1038 發布時間 -
因遺傳因素引起的疾患稱為遺傳病
因遺傳因素引起的疾患稱為遺傳病(inheriteddisease)。大多數遺傳病是先天性疾病(congenitaldisease),即在胎兒出生前,由于染色體結構或數目異常,或基因的點突變,在嬰兒出生時就顯示癥狀,如先天愚型、血友病、白化病等。但先天性疾病不一定都是遺傳病【詳細】
閱讀:358 發布時間 -
自然選擇決定著生物進化的方向
種群中產生的變異是不定向的,但經過長期的自然選擇(naturalselection),不利的變異不斷遭到淘汰,有利變異逐步積累,從而使種群的基因庫發生定向改變,導致生物向一定的方向緩慢地進化。同時,經過無數次選擇,某物種在不同區域有利變異的基因得到加強,以【詳細】
閱讀:412 發布時間 -
細胞程序性死亡是胚胎正常發育所必需的
在細胞凋亡一詞出現之前,胚胎學家已觀察到動物發育過程中存在著細胞程序性死亡(programmedcelldeath,PCD)現象,它是胚胎正常發育所必需的。近年來PCD和細胞凋亡常被作為同義詞使用,但兩者實質上是有差異的。首先,PCD是一個功能性概念,描述在一個多細胞【詳細】
閱讀:357 發布時間 -
我國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
2004年10月,為了加強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,保障人體健康和動植物、微生物安全,保護生態環境,促進農業轉基因生物技術研究,我國制定《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》。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,是指防范農業轉基因生物對人類、動植物、微生物和生態環境構成的【詳細】
閱讀:338 發布時間 -
人類的Y染色體正在消亡男人會消失嗎?
Y染色體是男性體內*的遺傳物質,科學家發現人類的Y染色體正在消亡。3億年前,當男性*的Y染色體產生之際曾含有1438個基因,但到目前為止其中的1393個基因已經消失了,剩下的45個基因也將在1000萬年后消失。這就意味著負責睪丸發育和男性荷爾蒙分泌的SRY基因也【詳細】
閱讀:304 發布時間 -
人工生命是非生命手段對生命基本特征的模擬.
人工生命是通過把隱藏在生命現象背后的基本的、動態的原理抽象出來,并在其他物理媒介(如計算機)上重現這一過程,使之可以進行全新類型的實驗操作和檢驗,從而理解生命。總體上說,人工生命的核心是利用適當的非生命過程手段,通過對生命的基本特征(新陳代【詳細】
閱讀:246 發布時間 -
人工生命是非生命手段對生命基本特征的模擬
人工生命是通過把隱藏在生命現象背后的基本的、動態的原理抽象出來,并在其他物理媒介(如計算機)上重現這一過程,使之可以進行全新類型的實驗操作和檢驗,從而理解生命。總體上說,人工生命的核心是利用適當的非生命過程手段,通過對生命的基本特征(新陳代【詳細】
閱讀:240 發布時間 -
人類基因組研究方案
人類真正基因的數量太少而且分布過于分散,并且人類的基因與其他生物的基因相比,“碎片化”程度更高。很明顯,現在的問題并不是人類有多少基因,而是這些基因是如何被使用。基因“碎片化”意味著人類的各種蛋白質可以由相同的基因碎片組成,只要它們的組合方【詳細】
閱讀:300 發布時間 -
美國專家稱“融合規則”主導著生命科學產業 0
美國專家2002年4月底指出,生命科學產業中生物、醫療電子、制藥和信息等項重要技術日益交融,相關企業間的跨行業合并或合作,現已經成為當前生命科學界的一個重要特征。一年前電子技術實力雄厚的美國醫療設備生產商美敦力公司與AVI生物制藥公司宣布聯合開發新【詳細】
閱讀:314 發布時間 -
美國專家稱“融合規則”主導著生命科學產業
美國專家2002年4月底指出,生命科學產業中生物、醫療電子、制藥和信息等項重要技術日益交融,相關企業間的跨行業合并或合作,現已經成為當前生命科學界的一個重要特征。一年前電子技術實力雄厚的美國醫療設備生產商美敦力公司與AVI生物制藥公司宣布聯合開發新【詳細】
閱讀:224 發布時間 -
美籍華人科學家發現人類血紅細胞的變形機制
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李巨研究小組在分子層面上設計一種模型,能夠描述血紅細胞是如何從正常的扁圓形縮成子彈形,穿過比它們的正常直徑還小的血管。該研究結果在線發表在3月12日的《美國科學院院刊》上。研究血紅細胞如何從柔軟的物體變成幾乎液化的形態,能夠【詳細】
閱讀:432 發布時間 -
選用納米化妝品需慎重其存在誘發癌癥的風險
據《科學時報》報道納米產品是近年研究開發的熱點,市場上也不斷有納米防曬霜、納米護膚液等納米化妝品問世。在日前召開的美國癌癥研究學會年會上,馬薩諸塞州大學學者帕切科指出,納米顆粒可以對DNA造成損傷,從而誘發癌癥,人們選擇納米化妝品時應慎重。人【詳細】
閱讀:241 發布時間 -
改良痘苗病毒能夠抑制癌癥
據《科技日報》報道美國科學家對痘苗病毒進行了基因改良,以此作為治療癌癥的手段,取得了良好的效果。這一研究發表在的美國《臨床研究雜志》上。這項研究由賓夕法尼亞匹茲堡大學病毒學家斯蒂芬·索恩尼領導。研究人員首先從痘苗病毒中剔除了兩個基因,這兩個【詳細】
閱讀:311 發布時間 -
用納米孔單分子讀取的第三代基因測序技術.
基于納米孔的單分子讀取技術,英國牛津納米孔公司成功研發出第三代基因測序技術。該測序技術讀取數據更快、有望大大降低測序成本,改變個人醫療的前景。當前,基因測序工作費時且昂貴,測序時,分子必須進行多次復制(這一步被稱為擴增),同時進行熒光示蹤標【詳細】
閱讀:715 發布時間 -
喜怒哀樂由“快樂基因”決定.
據英國《鏡報》報道,一種能夠影響我們喜怒哀樂的基因,終于被找到了。科學家們說,這對那些受了重傷或有外傷的人很有幫助——那些總是看到事情好的一面的人,承受壓力的能力會更強。英國*學會發表的研究結果發現,97位接受檢查的人中,16位擁有“快樂基因”【詳細】
閱讀:574 發布時間